提秀莲《听凤县党史思河口之蝶变》
听凤县党史思河口之蝶变
文/提秀莲
七月的黄昏,凤凰湖岸,微风阵阵,欲将碧绿的湖水一波波推远。也许晚霞和近山也想尝试这湖中的清凉,便将身影抛入湖中,随着湖面微波轻轻晃动,美得让人心醉。
坐在湖边石凳上,迎着微风,打开凤县朗诵协会线上《听我讲党史故事》栏目,细听朗诵者的抑扬顿挫:
1936年2月,坚持在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为了打破国民党军对鄂豫陕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采取向西扩大游击。红七十四师抵达凤县靖口(现属太白县)准备进攻凤州城。可敌人在靖口至凤州狭长的河谷地带布下了“口袋阵”。于是,红七十四师采取迂回穿插战术,先拿下了秦岭梁,再居高临下、一路南袭,经岩湾、沙坝北上,穿过奇峰兀立的嘉陵江源头,直插凤宝交界的东河桥。随后由龙王沟进入凤县河口老厂村后,利用河口每年一度的“二月二”古会机会,派侦察队化装成赶会农民了解情况,观察地形。 3月2日,红七十四师又由老厂、陈家岔、土桥子、侯家河进入河口,在河口镇驻扎了7 天……
说来惭愧,来凤县已经近三十年了,但对中国工农红军在凤县与刀锋为邻,以理想与信念征服旧世界的历程知之甚少。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诵读,不时将我带入那段峥嵘岁月,我的心由此温暖而炽热。这欣欣向荣的山河,这令人感恩万分的和平盛世,我们的先辈,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河口镇处在安河、候家河、洞沟三水交汇处,昔称“合河口”。历史上的河口,因安河一带盛产稻谷,有“小四川”之称。据民间相传,唐武德四年(621)河口为古凤州所管辖的一个小县,名叫“黄花县”。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道:“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明清以前,每到盛夏,河口安河两岸,块块如星罗棋布的稻田,水稻开出一穗穗淡黄色圆锥花序,犹如黄花漫川,诗中黄花川描写的就是当年安河川道的景色。虽然河口一带土地肥沃,出产的大米香甜可口,出饭率高,能与“太湖米”媲美。可是据《凤县志》载,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全县生产力低下,统治阶级不关心人民疾苦,每有兵祸、水灾、旱灾,加之地主盘剥,人民只有离乡背井,外出逃荒。据记载,民国18年,凤州知县就令人在西门外挖万人坑,收埋死尸。所以,地方再好,没有一个好的社会制度,百姓怎么可能安居乐业?
“新中国成立之前,凤县河口镇各村落的农人多以茅屋、土窑栖身。建国后,河口镇的民房由茅屋变瓦房,再由瓦房变成小二层楼;那弯弯绕绕的小道变成宽敞的水泥公路,再由水泥公路变成高速路;而脚下更是由草鞋变成布鞋,再由布鞋换成皮鞋……这一切的蝶变,都源自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人民在战壕里搏命,用草鞋踏平革命路上的坎坷崎岖而铺设出了康庄大道……”
耳畔这深情的解读,我不由联想到:当年红七十四师驻扎河口时,打富济贫,分粮分物且不动群众一针一线革命之真;联想到三五九过境后,八名伤员被国民党清乡团杀死和折磨致死的惨烈;联想到在秦岭战役、凤凰山战斗、黑山阻击战的中我军穿越枪林弹雨的流血伤亡;联想到在解放战争、剿匪、抗美援朝牺牲的42位凤县籍烈士……凤县这块红色土的地上,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队伍,就是照亮我们信念的灯塔。今天的逐梦人,感党恩,跟党走,又怎能不把为人民鞠躬尽瘁,写进这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现如今,河口镇处处活力四射。当年红七十四师穿过的那条羊肠山道,已经蜕变成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并一直蜿蜒到凤县秦岭之巅(秦岭风能发电地),如绶带一样穿梭在山间,向人们昭示人间正道上的不懈奋斗。而河口种植业历经近400年的更迭,虽然不再种植稻谷,却有多种新型经济作物落户河口。尤其是大面积种植的柴胡,让河口人的生活多了几份怡然自得的韵味。
每到艳阳炙烤的七月,碧叶细长的柴胡,茎秆便托出一枝枝复伞形金黄细碎的花序,飘逸出一缕缕清淡香气。同时,安河、候家河、洞沟岸边垂柳依依,座座白墙黛瓦马头墙装饰的徽派民居及因地势而建的小景观、小绿地、小花圃和花带错落有致地掩映其中,刻印在方寸之间,更是令人不得不赞叹现代版的“黄花川”。
时光飞度,沧海巨变。看今日之河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进程中,村民居住的新房更是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彩电、沙发等家用设施也一应俱全,水、电、暖齐全。移民搬迁安置点集亮化、绿化、休闲娱乐设施于一体,百姓生活的需求应有尽有。而正在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山水资源、养殖资源、红色资源进行的农旅融合,更是让人们一进入河口镇,就感受到了这里火热的“烟火气”。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村史馆,重走红军路,玩“混水摸鱼”游戏,观光林麝养殖,畅享秦岭之巅清凉,穿越“世界第一隧,以及体验果蔬采摘、民宿等,开启的是一段段让人迷恋的别样旅程。
驻足四望,林麝观光园,中蜂养殖观光园,五味子、葡萄、金银花果蔬采摘园,下黑湾蒙古包特色烧烤园及垂钓中心等,一项项农旅融合、文旅融合项目,正日日拓宽着河口镇村民的致富路,奋笔续写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
现为陕西省作协会员,宝鸡市作协理事,凤县作协主席。散文、诗歌在中省市县各类征文中多次获奖,并在《中国文艺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摄影报》《延河》《西北信息报》《宝鸡日报》《陇南日报》等副刊发表散文(诗歌)逾千篇。出版散文集《凤凰之乡随想录》,为县委县政命名的“第三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责任编辑: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