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元《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摘录
读懂《中庸》,人际关系和美圆通
——石中元《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摘录
1.浅析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流传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提倡砸烂孔家店,中庸之道在废除之列。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对中庸之道有一个重新的反思。无论对中庸之道是褒也好,贬也罢,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中庸之道。以前那种只凭一腔意气对其横加批判的做法是荒唐的,把中庸之道看成折中主义是理解上的错误,那么,中庸之道对现实生活究竟有无价值?在此,看一下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理解。
松下在《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他呼吁:“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会生活中。”世界各地纷争不断。虽然任何人们都祈望能和睦相处,互助协助,过平安稳定的生活,而且也知道相互争斗是不对的,却仍不惜互相仇视、残杀,不见和解迹象。这种情况若是发生在原始的荒蛮时代,可以理解,但在现代社会中怎么也会出现呢?松下认为,原因之一,是人们在根本上没有形成明确的人类观。人类实际应有的状态已被遗忘,才会发生互相残杀的惨剧。也可以说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进步并不一致。不管物质文明如何进步,如果精神涵养无法跟上,问题仍会源源而起。为此,松下提出以中庸之道解决人类诸多纷争。他指出,所谓“中庸”,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相加除以二,而是一面正确追求事物的本质,一面寻求前进的方法。世界上的政治纷争往往是派别之间的冲突,要解决这种事态,最好学习“中庸之道”。松下认为不要拘泥或偏执于一种事物,而要寻出一条适当的路。自古说“过犹不及”,再好的一件事,倘若太过拘泥,则会产生弊害。以人的欲望来说,为所欲为固然不可以,但过分压抑也会使人痛苦。所以,适度的满足使人幸福。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把握人的本性,据此,不为拘泥不为偏执,寻求适度、适当的境界,这是中庸之道的真谛。所以,真正的中庸之道,不是那种简单的两者相加除以二的办法,而是以人性为主体,一面正确追求事物的本质,一面寻求前进的方法。
2.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中庸”的境界到底有多高呢?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两种解释,在“中 ”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
如果一定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记载了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3.《中庸》讲了些什么
《中庸》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中庸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君子宽和而不怠慢,端直而不伤人,善辩而不强辩,明察而不偏激,直道而行,不盛气凌人,坚强而不强暴,柔顺而不苟从,恭敬谨慎而宽容,这就叫德行完善。认同某种美德但不过头,如“劳而不怨”、“欲而不贪”等等。它主要指出凡事都要把握一定的度,否则就会造成弊端。一个人的精神使用过度就会衰竭,身体太劳累就会疲敝。身体和精神不得安宁,却想与天地共长久,这样的事不是我们所能听到的。致中和而万物育。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万物春天萌生、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如果不随顺它,就无法拟定天下的纲纪。所以说:“依顺四时的次序行事,是不可违失的。”
关于中庸的具体论述,笔者曾在《静心爱自己──心理健康读本》(舒云、石中元编著、知识出版社、2013年1月版)第二节“致中和而万物育:中庸与自我完善”有专门论述。在这里只论述《中庸》的“天下事功基于实,建于诚──博学笃行,顺天守诚”。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释义】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做到圆满绝不终止。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评析】知行合一,知道的要和行动一致,能将所知化为所用。要做到博学笃行,知行合一,便要道术兼修。
道是道理,即做人的原则,是不变的;术是谋术,是做人的技巧,是需要多变的。既要讲原则,又要有灵活性。《荀子·非相》曾说道,君子贤能而能容纳不贤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笨的人,博学而能容纳浅薄的人,精纯而能容纳杂驳,即一种好的美德有着广泛的包容性。只是因为君子立身正直,所以这种包容不仅不会损害君子的美德,反而会使君子的美德增辉。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像战国时的孟尝君那样,身为贵族却网罗天下士人,连鸡鸣狗盗之徒也不嫌弃,最终因此成功。而冯驩劝孟尝君不计前嫌,也是对这种兼术的运用。
能把握好“度”,你就是高人。不可不从,不可太从。规章制度面前,必须不折不扣遵循。但是,没有主见地一味跟风,不加分辨地随意苟同,没有原则地随波逐流,势必丧失做人的准则。不可不察,不可太察。不察,难免上当受骗被人利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过精明、过于苛求,会没有朋友,找不到合作的伙伴。该清醒时要清醒,该糊涂时还得糊涂。
不可不防,不可太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防备之心不可无。但不可过度,在拒绝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挡在外面,成为孤独的行者。
不可不圆,不可太圆。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圆滑,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才是处世之道。不可不傲,不可太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不能逆来顺受、低三下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不可太傲,要随和、大度、宽容,在正气中透出温情敦厚、质朴无华。
人一生不该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吃亏时要甘愿吃亏,该聪明时聪明,在关键时刻才能表现出大智大谋。在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大智若愚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人生的大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是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到了近世,有雅量的人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近世之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对此,星云大师指出:固执、偏激、浮躁是导致心灵受腐蚀而生病的根源。我们一生都在渴望愉悦、和睦,这看似可遇不可求的一切,其实都只源于“包容”二字。不要在名利场中争夺不休,该放下时得放下;做人要学会吃亏、包容,常以慈悲之心待人,对于所拥有的一切,能知足、感恩。“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
4.中庸老话,句句是做人的道理
《中庸》落实到言行上,话要出口以前宜慎思,不好的话不能讲,哪些话是不能讲的呢?一是,损人抱怨的的话不能讲。对人包容尊重,不论是损人利己的话,还是损人不利己的话,不能说。那些怨恨的话,更不能说!借题发挥、搬弄是非,害人伤已,自食苦果。二是,负气丧志的话不能讲。人在受气的时候,往往不自觉的讲出负气的话、丧志的话来。气头上的话难听、泄气的话会自甘堕落。三是,自夸自大的话不能讲。喜欢宣传自己、自我标榜,别人未必认同,还是谦卑为好。另外,隐私的话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不宜随意讲。当然还有不当的话不能讲、不能做。
《中庸》落实到保健上:三分娱乐七分练;穿衣:三分凉意七分暖。吃菜:三分荤菜七分素,三分饥饿七分饱。
《中庸》落实在接人待物上: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待人不发愣,处事不发呆,讲理不发横。“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半称心是中庸智慧,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半称心”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5.读懂《中庸》,人际关系和美圆通,事业可以做大做强
“中庸之道”在一些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圆滑、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中庸》,你会发现这是曲解了古圣人。《中庸》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博学多问,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干那些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静读深思此书,吾心焉能为之不动?
中国人的宽容平和,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使中国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史载,儒、释、道三家开始时在皇帝面前还争论得面红耳赤,到后来辩论变成了一团和气的谈笑风生。有些地方孔子、老子和释迦坐在同一个殿堂里,享受香火。
在国外,别说是耶稣和穆罕默德坐不到一起,就连同一宗教的什叶派和逊尼派水火不容,而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更是大开杀戒。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原先都是闪族人的后裔,也由于宗教信仰不同,成了死对头。在国人眼里看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什么过不去的,犯得着这么较劲吗?如果,国外人也讲究中庸之道,哪里还有无休无止的战争?
位于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有一座黄帝城(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城内有中华三祖堂,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塑像。在国人看来,不论是炎、黄大战,还是“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都是中华民族的融合(汉族、苗族等民族的合和)。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以中华三祖文化的旅游区,吸引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孔子主张作为君子的最高标准是“温良恭俭让”。说到忍让,《寒山问拾得》 里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中庸之道的宽容和深沉,使许多外来民族(不管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最后都被同化了。不仅是入侵的匈奴、女真、蒙古人,连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犹太人,移居到上海、开封等地后也被同化了。中华民族的这种强大的同化力量,在世界其它地方从来没有过。这就是“中庸”的力量!
我50岁以后,才读了《中庸》一书,倘若我年轻时能懂《中庸》,事业更顺畅,人生更成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希望现在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抽点时间读《中庸》,当你的人际关系变得和美圆通时,当你心宽体健时,你的事业会做大做强。
注:此文选自:石中元.著《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同心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一章第三节《中庸》──自我完善、升华人格。
石中元.著《文苑撷趣——打捞我的笔墨生涯》。
(责任编辑:麦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