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在线投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欢迎访问农村日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基层建设 正文

精准扶贫奔小康:新房新村展新貌 共享成果笑开

时间:2020-04-11 22:2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上,一组组数据记录了扶贫开发工作历程。(人民网记者李彤摄)

  “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足迹:主持召开扶贫重要会议17次,扶贫调研25次,入户看望57户。”在近期开幕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不少参观者在这样一组数据前驻足细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五年来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精准扶贫方略给贫困区域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

  “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布塄在东乡语中的意思为“悬崖边”,布塄沟村村民马麦志的老房向前走30米,就是一处断崖。山大沟深、道路陡峭、黄土飞扬,是这里的现实写照。头疼的不只是路,缺水更让村民们愁肠。别人家的孩子外出时会被嘱咐“注意安全和休息”,村里的孩子则常被提醒“多喝水、多喝水”。

  布楞沟村民马麦志新房前接了自来水,村里修了路,他买了摩托车。(人民网记者李彤摄)

  2013年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布楞沟村,看望干部群众。他叮嘱大家:“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

  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毫无基础;老百姓腰包不鼓起来,脱贫致富的信心无从谈起。总书记的嘱托,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在县委县政府和帮扶企业共同努力下,一条20多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将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随着东乡县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实施,布楞沟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在马麦志新家的小院正中,“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的字样写在了石墙上。黄土坡被推成大片平地,一排排红砖灰瓦房悄然建起,56户村民喜迁新居......

  自来水接通时的场景,让乡党委书记马英海记忆犹新,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手捧着清水,脸颊上留下了热泪。“没想到我能喝上这么清澈的水,走着这么平整的路,住上这么敞亮的房子。”

  “村里年轻人多了,乡风乡俗更浓了”

  遵义市华茂村原名荒茅田,意为荒芜贫困,后改名华茂村,寓意花繁叶茂。走进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山村,田间金灿灿的水稻颗粒饱满,微风吹来稻穗压弯了腰;村里粉墙黛瓦的黔北民居宅楼,放眼望去是传统充满陶艺气息的街道......乡风、乡俗、乡味、乡音,在这里仍保持着古朴村落的形态,与现代商业社会有着鲜明的对比又和谐共存。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调研期间,在华茂村他沿着土墙和木栏相伴的乡村小径,边走边询问当地脱贫致富情况。看到鲜花盛开,道路两旁的房子干净整洁,他有感而发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最初情感范畴的乡愁,如今却成为了华茂村提高乡村治理的抓手。从城里人来乡下找乡愁,变成了村里借助乡愁发展产业,提高村集体经济,完善村支两委工作能力。

陶艺成为了华茂村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人民网记者李彤摄)

  “看见变化了,村里人气越来越旺了,我们的信心就足了。” 42岁的万永香,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前她在外省打工,钱挣不多、家里孩子老人也顾不上,2014年回到家乡后在村支两委安排下,她来到龙头企业务工。

  “我每天7点就来大棚,育苗、田间管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止,我对40余种农作物有了了解。本事学在身上,我打算带动村里的姐妹成立合作社,一起发展致富。”万永香说,现在村里返乡的年轻人多了,傍晚村里散步能看见更多年轻人身影,村里更有朝气了。

  华茂村党支部书记潘克刚说,近两年返乡的年轻人有2000余人,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好了,就业岗位更多了,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搭建了平台。即便还在外创业的人,也时常打电话回来,问问村里的变化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寄托思乡的淡淡忧愁。“村里平时组织的乡风乡俗活动不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舞龙、花灯戏还是拔河,都是大家伙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想把猕猴桃送到北京给总书记尝尝”

苗族大娘石爬三在家中做些手工活。(人民网记者 李彤摄)

  花垣县的十八洞村,如今成为了脱贫攻坚的一面旗帜,作为“精准扶贫”思想的发源地被广为传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标牌高高树立在村口,这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全国脱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方针。

  吸取过往粗狂扶贫、发钱扶贫、贫困户发展能力差的教训,必须因户精准施策,不能把钱一发了之。十八洞村走了一步险棋,将财政补贴的每人3000元集中入股,种植猕猴桃。

  从2014年投产到2017年挂果,村里对种植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把控,达到79项检测指标,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将猕猴桃卖向港澳,还跟京东电商平台做了对接。预计2017年200万斤猕猴桃不但能促民增收,还能提高村集体收入。

  回忆起总书记关心十八洞的点点滴滴,乡亲们总是激动不已。 “再过十来天,村里种的猕猴桃就要采摘了,我们想送到北京给总书记尝尝,告诉他‘扶贫花’结出了‘幸福果’,请他放心。”

  路修了、水通了、产业旺了、乡村美了,村里百姓更多看见的是面上的变化,但在这背后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和保障:十八大以来出台扶贫文件261件,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5件;各地派出驻村干部277万余人,发达地区和中央单位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12万余人;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2亿余元、扶贫小额信贷3650亿余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914亿余元……

  从“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到机制创新、体制保障,再到科学稳定脱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镌刻出中国反贫困斗争的时代画卷,宏伟蓝图鼓舞人心,伟大使命催人奋进!

转载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