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抓实“三机制” 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时间:2023-03-12 17:05 来源:农村日报 作者:雨菲 阅读:次
“请求继续加大对二中省示范性学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建议市委、政府支持和引导市人民医院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基层人才职称晋升、评先评优上的支持”......这是今年一季度以来,武冈抓实市团领导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制度,获取298条沉甸甸的专家建议,经分类整理共涉及激励措施、工作环境、家属困难等9类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将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上充分讨论解决。
近年来,武冈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狠抓人才服务、人才发展和要素保障“三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全市人才服务质量,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运筹画策,不断实化人才服务机制。将人才服务工作纳入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健全完善人才服务政策。全面实施《都梁人才行动计划》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出台《武冈市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等政策,健全完善顶尖人才团队引进“一事一议”、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新型职业职称评价、市乡村三级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机制。持续完善人才服务机构。率先成立市人才发展中心,专职服务人才发展,优先推荐政治素质高的人才参选劳模、“两代表一委员”,多渠道宣传表彰优秀人才,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首创成立邵阳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站,充分创设良好条件,发挥邵阳市派科技特派员作用。创新设立经开区人才服务站,通过“保姆式”“一站式”服务,让优秀人才安心工作、放心创业、舒心生活。致力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研究出台《武冈市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服务企业实施方案》,以助力产业发展为重点,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由市人才办统筹,每月20号为“企业服务日”,各服务专员以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全流程服务辖区重点企业,帮助企业政策落地、招才引智、项目推进、破解难题。今年,已累计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3次,收集问题建议31条,帮助解决困难10项。
搭台唱戏,不断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做实平台建设,优化各类人才成长渠道。打造人才发展平台。依托中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湖南师大产学研基地2个现有平台,转化科研成果12项。新建成园区科研中心、永锐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康瑄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的科创平台5个。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优质淡水鱼类育种中心等各类产学研基地6个。打造人才工作平台。制订出台《武冈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实施办法》,开展各类人才结对服务,持续在科研经费申报上给予各类人才大力支持。对刘少军院士工作室、原袁隆平工作室等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由市团领导亲自走访服务,对他们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集中全市力量优先解决。2022年来市团领导带头开展人才走访80余人次,举办4次人才座谈会解需求、问建议,解决各类人才急难愁盼问题163个。打造人才深造平台。选送教育、医卫、农业农村等系统骨干人才到全国重点高校、培训基地深造2批次125人;依托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近年来,成功申报邵阳高层次人才7人,省“小荷人才”1人。在邵阳市2022年度“宝庆工匠”评选中武冈共获6项大奖,获奖数目最多、获奖质量最高。
攻坚拔寨,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机制。统筹用好各类资源,强化人才服务的要素保障。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制定下发《关于调整充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将市34家单位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定期协商解决重难点问题,持续为各类人才在办理引进手续及住房、职务、职称、薪酬、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人才服务要素保障。注重用财政“活水”夯实人才服务保障,先后组织10余次资金统筹调配方案讨论,市本级财政每年预计支出近1000万元用于保障各项人才政策落地实施。用好用足编制资源,将个别部门长期空余的编制予以收回“编制周转池”,着重用于教育、卫生医疗、农业农村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进一步强化编制保障功能。近两年来,在全市编制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引进了紧缺专业人才500名。全市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坚持用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明确用人单位人才服务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市委每年度对人才工作实绩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杨培 程阳)
近年来,武冈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狠抓人才服务、人才发展和要素保障“三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全市人才服务质量,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运筹画策,不断实化人才服务机制。将人才服务工作纳入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健全完善人才服务政策。全面实施《都梁人才行动计划》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出台《武冈市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等政策,健全完善顶尖人才团队引进“一事一议”、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新型职业职称评价、市乡村三级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机制。持续完善人才服务机构。率先成立市人才发展中心,专职服务人才发展,优先推荐政治素质高的人才参选劳模、“两代表一委员”,多渠道宣传表彰优秀人才,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首创成立邵阳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站,充分创设良好条件,发挥邵阳市派科技特派员作用。创新设立经开区人才服务站,通过“保姆式”“一站式”服务,让优秀人才安心工作、放心创业、舒心生活。致力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研究出台《武冈市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服务企业实施方案》,以助力产业发展为重点,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由市人才办统筹,每月20号为“企业服务日”,各服务专员以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全流程服务辖区重点企业,帮助企业政策落地、招才引智、项目推进、破解难题。今年,已累计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3次,收集问题建议31条,帮助解决困难10项。
搭台唱戏,不断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做实平台建设,优化各类人才成长渠道。打造人才发展平台。依托中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湖南师大产学研基地2个现有平台,转化科研成果12项。新建成园区科研中心、永锐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康瑄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的科创平台5个。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优质淡水鱼类育种中心等各类产学研基地6个。打造人才工作平台。制订出台《武冈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实施办法》,开展各类人才结对服务,持续在科研经费申报上给予各类人才大力支持。对刘少军院士工作室、原袁隆平工作室等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由市团领导亲自走访服务,对他们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集中全市力量优先解决。2022年来市团领导带头开展人才走访80余人次,举办4次人才座谈会解需求、问建议,解决各类人才急难愁盼问题163个。打造人才深造平台。选送教育、医卫、农业农村等系统骨干人才到全国重点高校、培训基地深造2批次125人;依托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近年来,成功申报邵阳高层次人才7人,省“小荷人才”1人。在邵阳市2022年度“宝庆工匠”评选中武冈共获6项大奖,获奖数目最多、获奖质量最高。
攻坚拔寨,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机制。统筹用好各类资源,强化人才服务的要素保障。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制定下发《关于调整充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将市34家单位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定期协商解决重难点问题,持续为各类人才在办理引进手续及住房、职务、职称、薪酬、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人才服务要素保障。注重用财政“活水”夯实人才服务保障,先后组织10余次资金统筹调配方案讨论,市本级财政每年预计支出近1000万元用于保障各项人才政策落地实施。用好用足编制资源,将个别部门长期空余的编制予以收回“编制周转池”,着重用于教育、卫生医疗、农业农村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进一步强化编制保障功能。近两年来,在全市编制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引进了紧缺专业人才500名。全市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得到一定缓解。坚持用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明确用人单位人才服务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市委每年度对人才工作实绩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杨培 程阳)
(责任编辑:雨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