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在线投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欢迎访问农村日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民生关注 正文

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武冈老奶奶继承丈夫遗志三十五载终无悔

时间:2022-06-22 19:03 来源:织梦技术论坛 作者:雨菲 阅读:

龚秋云老人。

一位83岁的老奶奶,去年入仓稻谷近万斤、玉米6000多斤、红薯4000多斤,辣椒、茄瓜、南瓜、冬瓜每年要卖出2000多斤,家里鸡鸭成群鱼满塘。

6月20日,久雨乍晴。在湖南省武冈市文坪镇田中村韩家岭上,我们见到了这位神仙般的老奶奶。她头发全白,身材瘦小,神采飞扬,名叫龚秋云,1939年生。早晨8点多钟,龚奶奶已割回满满一担鱼草撒进她屋门前的鱼塘,吃过简单早餐,正背着手动大药桶在齐膝深的稻禾间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忙着杀虫。

等待她杀完那桶药上田埂的时间,村邻们说起了她的闲话:这个老癫子,连年种田种土几十亩,每年立春就开始抡锄挖田,哪怕过年或下雪,也没人能劝住她。她三个儿子,都是砌石埂砌砖墙的好手,出乡出县连年大小工程做不完。她的儿子都当爷爷了,四代同堂,吃穿不愁,却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总有那么大劲,做个不停不歇,让很多后生都汗颜。

面对面,问起龚奶奶力从何来?是否吃有神丹妙药,才长年如此不知疲倦?她嘴角一扬,说:我男人的魂魄附在我身上了,我们是夫妻同心在做事。随后,她陷入深情的缅怀之中:她老公名叫屈锡厚,高大英俊,在部队速练成主刀医生。抗美援朝战场上,作为随军军医、共 产 党员的他,多次冒死上火线抢战友,多次立大功,但最终没能逃脱美国佬的炮火,身负重伤,被送回祖国大医院救治。伤愈后,他谢绝“到邵阳专区民警大队当主治医生”的组织安排,毅然回家,捧着一大捧军功章向心上人龚秋云求婚。“有命回来就好”,一对情侣紧抱,喜极而泣。

婚后,他们的大儿叫保国,女儿叫庆国,二儿叫爱国,三儿叫爱兵。“你家三个国一个兵,兵太少了吧?”有人调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兵不能太多,全民同心,国强就行!”回复铿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粮稳国基稳”,这是屈锡厚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也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大道理。微薄的退伍安置费,全被他用于凿渠造田;一家揭不开锅了,他就拖着美国佬留给他的重伤之躯,挑煤炭往返60里去城里换米。他当生产队队长、大队民兵营长,只要是跟着他造田的,谁家缺米他送米、谁家缺碗他送碗。突然有一日,有人发现:“屈营长屋里搞得碗都冇得一个了”!公社书记得知,立马叫人从公社食堂领10个碗20斤米送去应急。而此时的屈锡厚,正带人烧石灰,准备为全大队的稻田杀虫除病哩!

1987年,重伤之躯加长年积劳成疾,屈锡厚终于倒在田埂上,全大队十几个院落的人围过来,哭声震天。其追悼会破格由县委办主持,多个邻近公社的主要领导都赶了过来。

屈锡厚逝世后,山村人外出打工潮一浪高过一浪,渐渐的,大片良田荒废进而被几米高芭茅与连绵数里的荆棘呑没,重归于荒岭。龚秋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那可是丈夫用命换来的啊!

满腔怨愤的龚奶奶,除了带领儿女将自家的责任田种好,还拚命地将丈夫带人开垦出的、后分给别人家的已荒田也种上!最多时,她一年耕种着32亩水稻田。因为高踞岭上,无法机耕机播机收,她家收稻的方式很直接:只割穗,不动梗,穗装尼龙袋,然后一担担地挑回家放晒谷坪与楼面屋顶曝晒,天黑收工回来再用木槌锤打殆尽。俟稻梗霜后自然倒伏于田时,龚奶奶就将每坵田用生石灰撒一遍:催稻梗腐烂、除地下虫病,立春后就开始挖田。每三亩田置秧田一坵,每坵稻种的浸种、播种时间相隔三天,她家播种最早,收完稻最晚。

她70岁以前,儿孙们顺着她,帮着她,插秧期、收割期,纷纷从学校、工地甚至关闭城里店门赶回来。她70大寿时,儿孙们苦劝她弃田进城休养,她敞开心路历程、掏出心底话:我要将老屈“田莫荒,粮满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遗志与嘱咐进行到底!从她70大寿到她如今83岁13年间,儿孙们唯有不断调整心态,以“恭敬不如从命”的传统美德孝道,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默默支持她。

她一家三代继承老兵遗志,护田种粮35年并带周边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行列,事迹被当地一家知名自媒体报道后,网友们纷纷为龚奶奶一家三代点赞、转发。村镇、人武、民政领导先后前往探望慰问。镇里还组织各村支书现场观摩并让各村在党员组长会上展开了“如何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讨论。“一日无粮千兵散”国亡民惨的中外历史教训,让全镇村干党员组长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邓力侃)

(责任编辑:雨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