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具发展史浅谈
时间:2022-03-27 16:45 来源:山东新闻网 作者:水中花 阅读:次
李虎
茶具是随着茶叶的发展而同步起源的。据记载“茶”始于“汉”而兴于“唐”、盛于“宋”,那么作为:茶的盛具应该是同时代出现的,或者说要早于“茶”的出现。“茶具”一词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汉著名词赋家王褒所著的《僮约》中记载有:“烹茶尽具”一词,“具”就是茶具。
根据考古发掘,现在最早的茶碗是山东考古发现的2500年前战国早期,这是一只生产于浙江越国地区。里面的碳化食物残留物为茶叶的泡煮物。这个年代也就是越国灭吴国后的卧薪尝胆“勾践时代”。这是一只原始青瓷碗,器型为最典型的“宫碗”样式,尺寸在十八厘米左右,是越窑早期的产品,也是我们中国陶瓷的祖先。
最早的茶碗:
工艺特征:
底部有明显的旋纹——制瓷工艺已有了显著的进步,从原始的泥条构筑发展为半机械化生产;器物上有施釉工艺——较更早的原始陶器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器物形状为墩式碗,没有唇口——从陶器发展到半陶半瓷。这个碗基本具备了现代陶瓷茶碗的全部要素。
茶具,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古今定义大有不同。古代茶具,称为茶器或茗器。泛指制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大类,陆羽《茶经》就是这样概述茶具的。现在所指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在古时叫茶器。“茶具”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六博汉画像砖,成都市博物馆藏
*帷慢之下,四人相对博弈。
图中有一案,案上有耳杯、一盂,大概在进行对博饮茶。
宴舞汉画像砖,广汉市汉墓出土
*正中一人正在起舞,左为顶罐和抚琴者,右侧三人吹奏。
图中有二案,案上有耳杯、盂等。六人边表演边饮茶。
从广义上来讲,茶具指的是完成茶叶泡饮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器具及茶室用品。从狭义上来看,茶具指的就是泡茶、饮茶的用具。中国茶具渊源流长,种类繁多,器型优美,兼具实用与鉴赏价值,历观茶具的演变史亦可以明了整个中国茶道的发展流变。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在陆羽的《茶经》里记载最早发现茶的是神农氏,在《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指的就是茶。原始社会人类已经开始饮茶,原始人的饮茶方式是将茶叶盛放在陶罐中加水生煮,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始,而此时使用的茶具主要是土陶。在茶成为饮料后,与之相配套的茶具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饮茶器具是陶制的缶,是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当时的功能既是茶具,又是酒具、食具。韩非子在《十遇》中讲到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根,饮食器具是土缶。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就是当时食具兼饮具的代表。
宴饮汉画像砖,新都县出土
*图上三人,左一人鼓瑟,右一人吹笙,中间一人抚耳静听。三人面前一案,上有耳杯。
公元前59年,西汉王褒《僮约》载:“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份《僮约》本来是王褒为买一个仆从而写的.没想到却成为明确记载茶文化兴起的重要文字资料。王褒在《僮约》中提到:“烹茶尽具,已而盖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存煮茶之前千万要将煮茶的工具洗干净啊。由于并没有明确指出煮茶所用的工具是不是专用工具,所以这里所说的茶具泛指烹茶时所使用的器具而非专用茶具。1990年浙江上虞出土了一批东汉时期的碗、杯、壶、盏等器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具。
汉·陶杯(李厚杉艺术馆藏)
不过,西晋诗人左思在所作的《娇女诗》诗中提到了“止为荼辩据,吹吁对鼎铄”。这句诗是对北方官宦人家饮茶情景的描绘。很显然。“鼎”就是茶具无疑。用于煮茶的茶具至少在西晋时期已经出现。
驿站饮茶图,山东枣庄市出土
*驿站饮茶,类似今天的茶楼。
亭内两人正在饮茶,器内有长柄勺,两旁有耳杯。
二人打着手势,仿佛谈天论地,酣畅之极。
前方车马歇停,后面行人又至。亭上祥鸟瑞兽腾飞,寓意吉祥如意。
西汉时期最早的茶具出现以后,茶具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渡期内,共用茶具和专用茶具共同存在。所谓的共用专用是指有些茶具是饮茶专用的,有些茶具是与食具、酒具共用的。当时,茶虽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但饮用方式十分粗犷。人们对茶的各项功能的认识也十分粗浅,历史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茶文化。
三国时期的张揖《广雅》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辅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意思是说,湖北、四川、陕西一带采茶叶,叶老的就和米粥一起制成茶饼。煮饮时,先将其炙烤为红色,碾成末,加葱、姜、橘皮。汤煮沸后饮用。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煮。”即两晋南北朝以后,茶是“采叶煮粥”而食的。到西晋时期,左思的《娇女诗》有“止为荼荮剧,吹嘘对鼎铄。”等诗句。上述记载都说明,汉代以后,一直到唐代,茶具作为食具与饮具并无太严格的界限,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两者共用的。而同为饮具的酒具与茶具,其共用时间更长。
晋代·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
“东瓯”指:“越窑”,唐代秘色瓷的产地。
严格来说,隋唐以前茶碗和酒具是没有区分的,真正有变化是从唐代晚期开始,“吃茶”才有了相对专用器具。茶具包含:
唐代“吃茶”方式:
一“煎茶”,就是把茶叶末直接放入沸腾的开水中煮开,放入适当的调味品饮用。那时候市集已经有很多以卖“煎茶”为业的商铺,唐代封演编辑的小说集《封氏闻见记》中描写有: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饮茶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必须品。
二“庵茶”,在茶瓶中放入茶叶末,然后冲入开水。但这个方法唐代人以为不适合当时人的习惯,认为这样冲茶叶不会熟,只能喝不能吃。
三“煮茶”,把茶叶末和姜、葱、枣、橘皮、盐等一起放入锅中煮熟,把这样的混合物全部吃了,这种混合物也叫“茗粥”。到了唐晚期陆羽认为上述方法都不可取,提倡饮茶不仅要保持茶叶原始风味,更要讲泡茶技巧,这时候“茶道”的原始雏形就形成了。唐代主要“茶具”的产地:“越窑”唐代茶具的另一半江山。当时中国南方一个重要的瓷器生产地,“越窑”主要产地为就是古代“越州”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浙江东部,以慈溪,绍兴、余姚、上虞、宁波等,这些地方都是中国的茶叶生产地。唐、五代“越窑”生产了举世闻名的“秘色瓷”,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越窑”是中国的瓷器发源地,现在很多人称“越窑”为母亲瓷。“越窑”生产的“茶盏”为“茶圣”陆羽所推崇。
陆羽:“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晋代·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就是“越州”,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盏以越州出品最好,鼎州、婺州品质次之,岳州尚可,寿州、洪州也差。盏以越州出品最好,鼎州、婺州品质次之,岳州尚可,寿州、洪州也差。
唐·越窑青瓷(李厚杉艺术馆藏)
宋代中国的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饮茶文化蓬勃发展,不仅在中国还深刻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上很多国家。随着中国的制瓷工业的进步,更精美的“茶具”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制瓷工艺和审美整整领先了世界一千年。只可惜此时茶圣“陆羽”已经仙逝,再也不能看到更加符合饮茶文化的那些精美器具。
宋·建盏(李厚杉艺术馆藏)
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系,终于民国。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唐和五代时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宋·耀州窑(李厚杉艺术馆藏)
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纹饰刻的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
靖康之后无中国、崖山之后无华夏。
中华文明是有断裂的,元代北方战乱,丝绸之路茶叶交易几乎中断,饮茶文化也出现停顿,“斗茶”几乎已经绝迹。
元代统治者虽不反对饮茶,但对前朝的饮茶方式觉得繁琐,认为要从简,饮茶方式开始改变。
饮茶方式没有推陈出新,茶具上也没有更多创新,基本延续以前茶具的样式,从出土或者传世的文物中,没有属于元代独有的样式。
元末,直接泡饮散茶的方式开始出现,“泡茶”的叫法正式开始,中国的饮茶历史:“唐煮宋点明冲泡”就此初步成型。
明朱元璋颁布“罢龙团改制散茶”诏令,废除了饼茶,茶叶以条形散茶为主,煎煮法也改为冲泡法,当时称为“撮泡法”。陈师《茶考》指出:“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饮茶方式的改变,促进了中国茶具功能和器型的变化。明代张源《茶录》以及许次纡《茶疏》中有对于“茶具”的描写和评判标准。“茶壶”以小为贵,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若独自斟、壶愈小愈佳。
明清二代茶具(茶碗盏、茶壶)名品迭出。由于饮茶方式改变,“茶碗”、“茶盏”、“茶壶”都以景德镇出品的瓷器为上(明代张谦德《茶经》上罗列茶具减少到了8件)明代早期景德镇窑,以宣德一朝为佳。张谦德《茶经》曰:“今烹点之法、与君谟不同,取色莫若宣、定、官、哥”。宣德窑以甜白为上,定窑更是白瓷之魁,官窑颜色灰白乳浊,哥窑也为灰白。
明代各代皇帝崇尚“道教”,对于祭祀所用器物极为重视。明代嘉靖皇帝在景德镇烧制了专门用于祭祀的写有“茶”(底款为金録大醮坛用)字样的专用杯子来使用。
明·青花(李厚杉艺术馆藏)
晚明至早清康熙,外贸繁荣,即符合中国饮茶习惯又迎合西洋喝茶习惯的“茶盏”层出不穷。
紫砂茶具的出现,是中国饮茶方式的革命性事件。紫砂“茶具”一直到目前为止还是我们最主要的“泡茶”工具。
李虎简历
李虎,1974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生导师,考古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国家级艺术品鉴定估价师。现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员,李厚杉艺术馆馆长,山东省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今时报社书画专刊副总站长兼(鲁苏皖)三省分站长/副总主编记者。
文中馆藏图片由许君智整理提供
(责任编辑:水中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内容